各分团委(团总支)、团工委、团支部: 经校党委和团市委的批准,我校第二次团员代表大会于2007年6月2日成功召开。大会全面总结了我校五年来团学工作取得的成绩,明确了未来一个阶段的发展方向,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委员会委员。6月19日,校党委与第二届团委全体委员见面,听取了团委书记景发同志对今后阶段如何开展团委工作的汇报,并对我校共青团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见面会上,瞿振元书记充分肯定了前阶段团委工作,结合《党章》和我校现阶段发展要求,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三点殷切期望。他要求我校共青团要牢记历史、继承传统,使共青团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牢记使命、开拓创新,以优异的业绩续写共青团事业的新篇章;牢记责任、好学肯干,努力造就人才辈出的共青团干部队伍。结合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胡春华的讲话,瞿振元书记特别提出要重视团干部的作风问题。他指出,团干部要从年轻的时候起避免浮躁的风气,避免工作不实、好大喜功的陋习,要好学肯干,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目标,充分发挥所有委员的作用,做好我校共青团工作。 为学习瞿振元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我校团学工作开展,团委要求各级团组织认真学习瞿振元书记在此次见面会上的讲话,充分领会精神,将讲话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全面推动我校共青团工作的发展。 请各分团委务必认真组织、精心安排、注重实效,并于7月15日之前将学习总结和相关材料上报校团委。
共青团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 二00七年七月二日
附:瞿振元书记讲话
继承传统 牢记使命 以优异的业绩续写共青团事业的新篇章 ——瞿振元书记在校党委与第二届团委全体委员见面会上的讲话 (2007年6月19日)
我们学校于6月2日召开了共青团中国农业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气氛很活泼,大会开得很成功。会议的指导思想和提出的任务十分明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团委委员;之后又选举产生了团委常委及书记、副书记。团委班子既体现了新老交替,又给人以面目一新的感觉。 团委委员们基本素质都非常好,希望你们能够经受磨练,更快地健康成长起来。在此,我代表校党委对各位当选的委员、常委以及书记、副书记再次表示衷心的祝贺! 刚才景发同志对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我校共青团工作作了汇报,并将今后的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包括近期要做好的七项工作、今后一两年内要做好的九项工作以及较长一段时间内要抓紧时间做好的五个方面的工作,总体工作思路比较清楚,可操作性也比较强。这些想法的实现,需要团委领导班子、各位团委委员的共同努力! 最近一个时期,中央领导同志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许多明确的要求,比如胡锦涛总书记5月4日的信中提出的四个“新一代”的要求,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前夕对大学生的讲演中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这些我们都要认真学习。在此,我想按照党章对于共青团工作的要求:“党要坚决支持共青团,根据广大青年的特点和需要,生动活泼、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团的突击队作用和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作用”,向在座的各位委员们提几点希望:
一、牢记历史、继承传统,使共青团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我们学校于1905年建校,一直是进步学生运动的积极参与者。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京城十三所高校在天安门前集会,其中就有我们农大的青年学生。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工人运动的领袖邓中夏对农大学生运动给予有利指导,杨开慧的同胞哥哥杨开智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他与青年领袖乐天宇等最早都在我们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五四”运动之后,根据邓中夏同志的指示,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北京地方委员会成立之前,先成立了农大支部,在1922年就成立了中国农业大学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简称“sy农大支部”。所以先有共青团的农大支部,后有共青团的北京地方委员会。1924年1月,在农大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基础上成立了农大第一个党支部。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先有共产党,后有社会主义青年团,但是在我们学校是先有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有共产党的组织。在中国共青团的历史上,农大的共青团组织可以说是最早的团组织,以后共青团组织始终带领进步青年走在中国革命、民族解放的最前面,积极参加了在爱国进步运动中的各个方面的活动。 那时候,我们学校的地理位置处于城乡结合部,所以,农大的青年学生们跟工人、农民的联系特别紧密。这是我们学校的一个非常好的传统,这也使我校成为学生运动跟工人、农民结合的一个楷模,是党开展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的最坚实的堡垒之一。据一些老同志讲,那个时期,北京的地下党及青年团始终把农大看作根据地和战斗堡垒,这是我们非常光荣的历史。 解放后,共青团组织积极适应国家建设大势,在各项斗争中包括参加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振兴农业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总结共青团的历史,包括我校共青团的历史,共青团和民族解放事业、国家建设事业始终血肉交融,所以也就历史地决定了共青团的基本性质是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这就是共青团性质的基本定位。各位委员一定要认清自己所领导的组织的性质,既是先进青年的组织,又是群众性很强的组织。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共青团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也就是说,共青团要积极推进党所倡导的各项事业,共青团要逐渐成长起来,不断成熟,成为党的事业的接班人。 回顾我们学校的历史,回顾共青团自身发展的历史,大家要深刻理解共青团的性质、理解共青团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光荣传统,使我们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开展共青团工作有更加坚定明确的方向,使我们革命的传统薪火相传,又结合新的实际,使共青团的事业生生不息,不断进步。
二、牢记使命、开拓创新,以优异的业绩续写共青团事业的新篇章 党和国家总是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过去这么看,现在也这么看。青年的价值所在就是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功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是需要一代一代人努力去干的,但是归根结底希望还是寄托在年轻人身上。这些话,我们国家第一、二、三、四代领导人都曾经讲过,但每次听起来,都有热血沸腾的感觉。有一次,我和陈文新院士聊天,她说“我就是1957年在莫斯科大学的时候听毛主席和我们讲这段话的,那时候那个激动啊,亲切啊!‘年轻人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听主席讲这话,既亲切又激动”。你们有机会的时候可以和陈文新院士聊一聊,不管是她在做学问方面从普通老师到院士的经历,还是丰富的革命经历,包括她跟毛泽东的几次见面,那都是很有故事性的。她的家里至今还保留着毛主席给她的亲笔信。在她家大厅的墙上有个大玻璃框,里面有个信封上面写着“武汉大学陈文新同志收”。这是她当时在武汉大学读大学时毛泽东写给她的,武汉大学校名的题名就是那几个字。陈文新院士将在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里录制节目,讲述她不同寻常的人生。 总之,寄希望于青年。这是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上给青年的价值赋予。 青年又是社会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是祖国事业的未来和希望。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我们党始终强调加强青年学生教育的必要性。因为青年们究竟能不能肩负起寄予的那么大的希望,这不是自发的、自然而然就可以的。靠自发性是不行的,还是需要培养、需要教育,强调青年的历史自觉性和历史主动性。从这种高度,我们就能真正认识到加强青年教育的必要性。正因为这样,共青团组织要存在,共青团的责任也就在其中了。青年也是需要教育的,教育总是要有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共青团就是一个非常得力、非常有效的教育主体。而且从这样的高度出发,也就规定了青年教育的丰富内容,规定了必然采取的途径。教育内容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也包括科学素质教育,还包括身体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的教育。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内容应该是非常丰富的。作为一个共青团组织,在组织各个方面的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身心素质教育等这些广泛而深刻的内容,要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方面,要特别强调对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政治方向。在理想信仰教育方面,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社会主义的信念、改革开放的信心以及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还要经常组织道德风尚教育、纪律法制教育等等。 从教育的途径上说,还要从青年的实际出发,从我国的现实出发,用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好工作。从学校的共青团工作来说,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但我们在组织各类活动时,一定要寓教于乐,不可迷失方向。 做好学校共青团的工作,首先要找准团的工作与学校党政工作的结合点。学校每年对党的工作和行政工作都有具体的部署和要求,这中间也包括了对于共青团工作的原则性要求,但是不可能具体讲团的工作应该怎么做。学校团委就应该主动地考虑面向广大共青团员特别是青年学生,它的结合点在哪里。只有找好了结合点,我们做起工作来才能比较顺心、省力。古人说“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指的是顺着自然规律走,顺着大的趋势走,就比较省力;否则就很费力,也做不好。所以,团的工作要跟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跟学校的各种安排找到结合点,这样才能做得更好。 在工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的统一,即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思想性与活动性的统一。共青团组织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不讲政治方向、不讲先进性,是错误的;不讲思想教育,只讲活动也是不对的。但是离开了广大团员的参与,离开了群众性以及必要的活动载体,离开了学生喜闻乐见、愿意接受的方式,思想性和先进性也就成为一句空话。能否做到这两个统一,是共青团工作的领导艺术问题。 在共青团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做好三个方面的建设:第一,基层基础建设。我们讲共青团组织,是指从校团委到院系,到年级,到班级的组织体系。坦率地说,我们学校在团组织建设方面,以前一个时期不是很健全的。平面化的东西太多,立体化的东西太少。对一个两万多人的学校该怎么管理?我们总是在说立体化管理,但不少还是平面化管理。现在我们一个学院的人数比以前一个学校的总人数还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样有效地管理呢?我曾经问过一个学院的分党委书记,一个人面对上百个班级,该怎么管理?我作为校党委书记,有时感觉到管好11个校级领导干部都不大容易,一个分党委书记要直接管理上百个班级,谈何容易!我不相信一个人能直接管好所有的班主任、辅导员。所以,从校团委到学院、到年级、到班级,应该有个分级管理的组织系统。我相信每个人的管理半径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要在自己有效管理的半径内做好工作,这就要求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 但是工作的重心在哪里?在基层!尤其是在团支部和班级。过去,我们把团支部的工作、班级的工作叫“细胞工程”。我们现在还是要强调“细胞工程”,在完善组织体系的情况下,还是要做好“细胞工程”,做好基层工作。在基层工作中,要把班风、学风抓好。要有针对性地、深入细致地做好每一个团员、每一个学生的工作。最近我看了中国科技大学关于学生思想工作经验的报道,主要是从充满爱心、以学生为本的角度讲的。我们强调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真正以学生为本,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预警预报机制。如果哪一个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红灯,那就在考前重点抓,督促他学习、补习,争取考及格。有一个例子很感人,说的是一个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瘾”已经跟吸鸦片差不多了,很难自拔。班干部、团干部对他开展了“抢救运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人盯人的方式,要求他按时上课、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现在这个学生已经拿到了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了。我看了这个故事很感动。学生工作就是要深入细节,落实到人。要把已经掉队的、上了网瘾的同学救出来,全靠老师能做到吗? 肯定不行。只有我们团支部、班级每一个同学都伸出友谊之手、帮助之手,才是可以做到的。这种基层性的基础工作,工作量非常大。只有用团的组织,依靠共青团的力量,每一个人都去做,才能办到。所以基层基础工作非常重要,“细胞工程”还要下大力气抓。 第二,骨干队伍建设。这一点我曾多次强调过。骨干队伍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和社会工作的骨干、业务学习和科技创新的骨干以及文艺、体育活动的骨干。这些骨干是我们学生中的代表队,他们是引领学生前进的牵引力量。他们既可以起到旗舰的作用,又可从中培养出今后的骨干。校团委在这方面还可以做很多很多的工作,这也是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 第三,阵地载体建设。面向广大团员开展很多很多活动,一定要有计划、有重点,要把阵地载体建设好。比如各类学生社团的建设,这是很重要的载体。各种重要的节日,纪念日既是载体也是阵地。要通过这些阵地和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校园文化的内容很广泛,也是我们进行教育活动的载体。网络信息建设和网络文化建设是当前十分活跃的阵地。我校的校园网络是比较活跃的,总体上应该肯定,对BBS管理也比较规范。有些事情,引导得好和引导不好结果很不一样。比如说我们有个学生跳楼,BBS有一条说“请尊重死者及家属的感受,妥善处理好就可以了"。那一句话是对别人的提醒,就是一个引导,使一些人不在网上说太多没有意义的话。对于社会实践,我们长期以来坚持“受教育、做贡献、长才干”的思想,让学生在上学的时候就有机会接触社会,起了很好的作用。还有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我希望这项工作今后进一步加强,团委要和教务处、研究生院包括学生会一起联合起来,把课外学术活动开展得更活跃。另外,各种类型的表彰如先进个人、先进团委、先进支部等先进组织,要坚持管理的规范化,坚持标准,使得表彰先进真正起到使先进者更先进、使后进变先进的作用,达到自己教育自己,以自己身边榜样来引导自己的作用。还有推优入党工作,要针对不同的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从而使推优入党工作做的更好。总之,通过这些重要阵地和载体的建设,开展好各项活动,使青年学生能够受到教育。共青团组织就是要以优异的工作业绩突显出共青团工作的先进性。
三、牢记责任、好学肯干,努力造就人才辈出的共青团干部队伍 共青团历来是干部成长的学校。许许多多各行各业的领导干部、技术骨干以及精英人才,都是从共青团岗位上培养出来的。 新上任不久的共青团中央书记胡春华在3月17号做了一个重要讲话,题目是《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团干部作风建设》。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是指今年1月9号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总书记对领导干部提出了要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的要求。胡春华充分肯定了“团干部队伍是一支朝气蓬勃、能打硬仗的队伍,目前团干部的作风的主流是好的,是应当充分肯定的”。但是,“对照党的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要求,对照党对广大青年团干部的希望,团干部的作风还有差距”。他特别指出“现在社会上对团干部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浮躁,主要表现是:工作敷衍了事,活动花样翻新,形不成项目品牌,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不注意工作的实际效果,喜欢出彩上镜,急于出成绩、出政绩”,“归根到底是对团的岗位认识问题的偏差,没有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胡春华书记的讲话说明中央对于团干部的自身建设有着严格的要求。 我认为我们学校的团委委员应该认真学习团中央书记胡春华同志的讲话精神,通过对照检查,看看还存在什么不足,从年轻的时候就要注意克服浮躁的风气,培养好学肯干的好风气、好作风,从而使自己从年轻的时候就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事实上,就我们学校的团干部而言,在工作作风上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但也不光是团干部,我们学校部分中层干部,甚至包括我们的校级干部,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第一,学习懈怠、不够用心的问题。学了以后深入思考不够,懂了的东西实践不够等等。有时我很自责地说,是因为我们没带好头啊。对于团的干部来说,你们要趁自己年轻时就抓紧学习。对青年干部来说,今后你们每个人的进步快慢,首要的就是你们学习得怎样。第二,工作不实的问题。只愿意做让领导看得见的事情,上电视出新闻的事情,不愿意做埋头苦干、让群众满意的事情。活动开展得有头无尾,弄假造声势,但是结果怎么样不知道,刚开头就出经验,这些情况在我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同志不愿意做打基础、谋长远的事情,因为有些基础工作是长久才能起作用、看到效果的,是需要扎扎实实、慢功夫才能做出来的。今天搞一个活动今天就能看见,但让一个学校实力提高上去不是一两天的工夫!第三,团结合作精神差。部门之间、同事之间缺少支持和配合。我在今年的中层干部会上也强调过这个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对于我们的团干部,要注意树立良好的作风,必须首先有好的价值取向。这就是要牢固地树立育人为本,为青年学生服务,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全面发展服务的价值取向。这是共青团工作最重要的价值取向。 那究竟团委委员该怎么样发挥作用?团委的书记、副书记、常委,应该是一个工作班子;团委的委员、校团委本身也是一个工作班子。每一个委员都应该对学校的共青团工作负有领导责任,而不只是来开开会,选举时投个票;或者在没有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就来表决一个决议。经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反正是领导说了,我就同意一下了,或者乱发一通牢骚,宣泄完了就走了。这样不行!所有的团委委员都负有对我们学校一万七千多名共青团员的组织和领导责任。这是一个集体领导的问题。每一个委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要积极发挥作用,代表民意积极谏言、集体决策。我希望校团委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集体,是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是一个带领全校共青团员奋发成才的集体!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