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毕业的时节,这一季对于毕业生们来说不仅象征着大学生活的结束,更预示着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对于农建062的毕业生王朝阳来说,他的未来就是在上海海关国家公务员的岗位上去努力与奉献。 谈到公务员考试,尤其是笔试、面试难度高,录取率低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大家都会望而却步,即使真正参加了考试,必胜的把握也不大,王朝阳是凭借什么在竞争激烈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呢?怀着好奇心记者对他进行了这次专访。 目标明确 在问到大学里的人生目标时,王朝阳谈到由于父母都是公务员,自己从小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沉稳、随和的性格,所以他觉得自己非常适合在向公务员这方面的工作上发展,于是在大一的时候他就定好了自己大学四年的总体目标——考上公务员。在具体到报考岗位的目标时,他通过对自己性格与能力的分析来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岗位。明确的目标使得他不至于迷茫,而对自己清晰的定位也有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 准备充分 谈到备考公务员的情况,王朝阳说自己准备了很久,从大三下学期末就开始了。因为公务员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所以他很有针对性地分别进行了训练。 对于笔试,主要分为“行测”和”“申论”,行测全部都是客观题,题量大,而且考察面广,要在100分钟内完成知识面覆盖天文、地理、法律、数学、语言等多方面的140道选择题,其难度可想而知。除了必要的模拟题训练外,更重要的是需要生活中点滴知识的积累;申论则主要考察根据材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功底。申论和时事挂钩得比较紧密,所以就需要多看相关的新闻、报刊杂志,学习官方的语言、领会其精要从而提高自己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对文字的敏感程度。他还特别介绍了对他备考十分有帮助的杂志《半月谈》,从阅读中可以了解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可以读到许多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评论,让他受益匪浅。 关于面试的准备,王朝阳除了在面试培训班学习之外,还专门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通过家人、朋友、学长学姐的帮助进行多次模拟面试。最多的时候他曾一天中就进行了四场面试。他谈到,面试讲究的是细节,首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在短时间内将自己的亮点展现出来,并向考官表达出自己热爱并能胜任这份工作的意愿,这样才能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端正态度,持之以恒 除了具体的备考,王朝阳还提到态度的觉悟是最重要的。既然想进入到公务员这个行业,首先就得主动去了解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和日常事务,去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通过仔细分析新闻报道、社会焦点评论,来学习国家相关政策的精神。王朝阳真实地感受到了官方语言的精炼、准确性,这也让他对问题有更理性的理解,视野更开阔、思想更有深度。就连对待在面试中学到的礼数,他也从一开始觉得不必要渐渐转变成为非常注意。因为他认识到,这些细节不仅是面试时要改进的地方,也是自己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要注意的事情。 备考的日子十分耗费体力和脑力,一个人在外租房备考更需要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力才能坚持下来。王朝阳说自己每天的学习和作息都十分有规律,早上六点多起床做一套行测,下午专门练申论,晚上就将当天做过的题与标准答案作对比分析,看看自己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休息的时候就看看新闻、读读报刊。他说:“虽然学习很辛苦,但真正学进去了就感到时间不够用,有时学到凌晨一两点还浑然不知。” 寄语学弟学妹 在被问到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时,王朝阳谈到现在要保证学习是第一位,在此基础上多参加一些能锻炼自己能力的活动。一定要结合实际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做好前期规划。实现过程中要有毅力坚持到底。 谈到未来,王朝阳说自己会踏踏实实去干,把公务员的本职工作做好,让领导满意,让同事满意。 (责任编辑 孙梦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