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百花齐放,春光明媚的季节,在全国人民深入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的热潮中,水院分党委、工会组织全院教职工于4月23日来到了河北狼牙山感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狼牙山位于保定西北约50公里的易县境内。因其群峰状似狼牙,直刺云天,故名狼牙山,为易州十景之一"狼牙竞秀",亦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森林公园。 狼牙山由五坨三十六峰组成,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两面峭壁千仞,令人头晕目眩:东南两面略为低缓,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主峰,但"阎王鼻子"、"小鬼脸"等险要之处仍需贴壁而过,令人胆战心惊。登高远眺,群峰林立,峥嵘险峻,状似狼牙,涧浃之雾飘渺神奇莫测。 狼牙山风光倚丽,"狼牙竞秀"为古燕都古景之一,素有"北方小黄山"之称。山上既有流泉飞瀑,苍松翠柏、红玛瑙溶洞,又有石棋盘,老君堂等历史遗迹。然而最使人感慨万千的不是美丽的自然景物,是巍然矗立的棋盘坨顶峰的高大雄伟的五勇士纪念塔。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 1941年9月25日,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五名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牵着2500人的日本侵略军上了狼牙山,狡猾的日本鬼子还以为追上了我军的大部队。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5人,发扬自我牺牲精神,把敌人引到悬崖绝路。在战斗中他们的子弹打光了、手榴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最后活动的石头也没有了,他们坚持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我们的大部队已安全转移,胜利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这时,他们也到了狼牙山的顶峰,面对众多的日本鬼子,他们毫不畏惧,砸烂了枪支,挺胸走向悬崖绝壁,面对空中高呼着:"共产党万岁!乡亲们:永别了!"纵身跳下悬崖。这就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勇士。
五勇士跳崖后,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为国捐躯,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悬崖上的树枝挂住而得救。1942年1月,晋察冀一分区决定,在棋盘坨顶峰五勇士跳崖处修建纪念塔。在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建筑民工的艰苦努力下,三层楼高的"三烈士纪念塔"于当年9月底基本建成。威严雄壮的"三烈士纪念塔"鼓舞着革命人民抗战的决心,同时招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时刻想摧毁它。1943年9月,在日本帝国主义再次大扫荡中,"三烈士纪念塔"遭到敌人山炮的轰击而被毁。 为继承和发扬五勇士的英雄业绩,1959年易县人民重修纪念塔,聂荣臻亲自题写了"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的塔名。但由于"文化大革命"和地震的破坏,六十年代末再次遭到毁坏。纪念塔两次修建、两次被毁,但毁不掉人民对五勇士的怀念。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1986年第三次修建了"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新塔呈乳黄色,全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69平方米,底座直径3、06米,高21、5米,塔身5层,呈正五边形,塔顶设凉亭式黄琉璃瓦塔帽,塔身正面(南 面)嵌有聂荣臻题写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9个金黄色大字。五勇士浮雕像镶嵌在与塔底同高的一面汉白玉旗上。与塔底层相连,向东有一碑廊,碑廊东端是一碑亭,亭内有一个六棱大理石碑,碑上刻有彭真、聂荣臻杨成武、刘澜涛、陈正湘、史进前等12位领导人的题词,纪念塔周围还有浇筑的栏板、牌房和围墙。
水院一行60余人首先参观了狼牙山英雄事迹陈列馆,感受了当时的历史背景,详细的了解了狼牙山五勇士的英雄事迹。由于陈列馆的地方狭小,人员很多,大家为了听清楚讲解员的解说词,使劲的往前挤,紧跟讲解员从一个展厅到另一个展厅,恐怕漏听了任何一段内容。并且提了很多问题,使得讲解员应接不暇。
出了陈列馆,我们便踏上了通往山顶的石阶。狼牙山主峰海拔1105米,一条崎岖的石阶小路就是沿着陡峭的山势修建起来的。正如登山前大家所料,即使是沿着石阶路登山,还是有些吃力,不时要停下来歇一歇。可想而知,当时的几位勇士在此与敌人作战是何等的艰辛!当然我们也不禁感叹山景的优美:巍峨的山体高耸入云,苍翠的树木掩映着嶙峋的怪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给登山的人们增添了另一种享受。一路上大家互相鼓励,从6岁的小朋友,到60岁多的老教授,都和众人一起攀登到了山顶。黄发垂髫,怡然自得,感受着大自然的瑰丽,观看着纪念塔的雄伟,遥望狼牙山五勇士跳崖处,发出无限的感慨。来到了高耸的"五壮士纪念塔"下,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向英雄们战斗过的地方敬礼。在"五勇士跳崖处",看着险峻的峭壁,我们深刻感受到当时英雄们作战时的高度英勇、顽强果敢,在危急时刻,宁死不屈、至死不辱的民族气节。对于这些,我们只有对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地缅怀。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在前无退路,后有追兵的危急时刻,我们年轻的八路军战士表现得如此大义凛然,无所畏惧!他们最大的只有28岁。他们也许还没受过教育,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但是他们的行为却值得任何人尊敬! 虽然63年过去了,但英雄的名字永远留在人们心中,英雄的事迹永远激励后人前进!游览狼牙山,感受英雄的壮举使得大家对于 "八荣八耻"为内容的 社会主义荣辱观有了更深的感悟和新的理解。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游览狼牙山的前一天,大家还游览了南湖自然风景区。南湖位于保定境内易县城西南30公里处,是50年代利用四周高耸的山势而修建的一座人工湖。水面面积27平方公里,最深处48.5米,国标二级水质标准。湖的南侧与狼牙山相连,北侧是紫荆关,西侧是海拔高达1283米的五峰寨,东侧是九龙山。
南湖锁住易水河上游水流汇集成湖,水质清澈纯净。南湖周围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自20世纪90年代这里开辟为旅游风景区以来,因与漓江风光相媲美,被称为"北方小桂林"。 南湖旅游区的特点是山水相间,具有南国风情。南湖"小桂林"坐落在南湖湖畔,藤萝倒挂的悬崖峭壁,勾划出南国风光的桂林山水画,山上有仙人洞、仙人桥、仙人渠、王子帽等景点,留下了七仙度国舅的美丽传说。游客留下佳句称:七仙到此度国舅,南湖山水小桂林,欲知此处风景美,何必千里下江南。南湖由于山峰阻隔,广阔的湖面被划分成南、北两大部分,整个湖面呈凹字形。湖中碧波荡漾,可泛舟戏水,可潜水畅游,可放钩垂钓,可乘船观景。
荡起双桨沿湖面东行,可看到东侧的九龙山上怪石林立。从远处望去,山顶形似大门,门旁有巨石,状如石狮,当地群众称为"狮子看门"。此外,有的山石如仙人对弈,有的像石壶、石碗。湖的西部有"二凤迎面"的凤凰山,山形似凤凰展翅,山顶上有一株翠柏像一只小凤凰蹲立,形成小凤凰蹲在大凤凰背上的奇特景观。湖的西北侧是五峰寨,那里经常有一条白色彩带似的迷雾从低处冉冉升起,将5个峰顶团团围住,久久不散,增添了神秘感。由五峰寨伸向湖边的五条支脉,如虎虎有生气的5条巨龙。 与南湖大坝遥遥相对,把南湖分割成块的中间半岛,是南湖的心脏,也是南湖秀丽景色的中心。半岛由大难坨、单寨、双寨、麒麟山等5个主要山峰组成,这5个山峰如同众星捧月,把最高峰威王山围在中间,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在远离大坝的西部,由于山石长期受风雨侵蚀,山峰似斧劈刀削,又似精雕细刻,真可谓千姿百态。如在麒麟山巨壁峭岩上的几尊形似罗汉的石像,或盘膝,或默立,如静如动,形象逼真。另外三个峰尖,像三个巨人挨坐在那里,一个戴太子盔,一个戴扎巾盔,一个戴帅盔,就连穿着都是那样整齐。
半岛的起端距离大坝最近,这里三面临水,由于北面水大,南面水小,湖水倒流,景色壮观。从这里顺南岛湖面西行,山清水秀,环境优雅安静,过去庙宇甚多。在半岛前沿脚下曾有摩岩寺,寺前是一座圆形小弧山,寺左侧有一石门,人称"龙门",龙门里有龙潭,水清见底。站在半岛摩岩寺遗址前的小山上,隔湖可清楚地望见东山上的"南寨山倒影"。南寨山临湖矗立,陡峭的悬崖峭壁,令人叹为观止。位于山腰上的仙人洞府,周围藤萝倒挂,株帘玉翠,奇花异草,美不胜收。南湖云海烟波,水面广阔,当夕阳西下,晚霞照在湖中,湖光山色,佛光返照,为南湖一大景观。此外南湖还有凤凰山、李密山等景点。大家兴致勃勃地乘坐高速快艇上游览整个湖面,看浪花在身边起舞,并停船登岸,登上凤凰山,眺望景区景色,感受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体验旅游的快乐。 此次活动我们还到了清西陵游览。清西陵位于易县梁各庄西,是一片丘陵地,周围群峦叠嶂,树茂林密,风景极佳。东有2300多年前的燕下都故城址,西望雄伟的紫荆关,北枕高耸挺拔的永宁山,现抵滔滔东流的易水河。 清西陵有帝陵四座:泰陵、昌陵、慕陵、崇陵,后陵三座,妃陵三座。此外,还有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14座,共葬有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以及王公、公主等76人。另外末代皇帝溥仪的骨灰也安放在清西陵。 西陵周边近200里,外围原有红、青、白三层界桩,每层之间距10里,界桩以外还有官山,不许老百姓涉足。为了加强陵区的管理,设立了一套机构。西陵建设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宫殿千余间,石建筑和石雕百余座,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建筑群。众多建筑均有彩画与雕刻,陵区宫殿多施旋子彩画,庙宇牌坊多施和玺彩画,行宫、住宅多施苏式彩画,在陵区雕刻中,为数最多的是龙凤。整个建筑群反映出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发展的高度水平和民族风格的优良传统,使我们充分感受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创造才能,不禁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击节叫好。 总之,两天的河北易县之旅,大家收获很多,不虚此行。
|